农学院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领导班子
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支部建设
    • 党风廉政
    • 理论学习
    • 综合治理
    • 工会工作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教授
    • 副教授
    • 讲师
    • 实验教师
    • 师德师风
  • 本科教学
    • 专业设置
    • 实验室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实践教学
    • 一流课程
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学科概况
    • 导师简介
    • 研究生成果
  • 科研工作
    • 科研团队
    • 科研立项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科研平台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团学工作
    • 团支部工作
    • 班级建设
    • 团学组织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招生工作
    • 就业信息
    • 创新创业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领导班子
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支部建设 党风廉政 理论学习 综合治理 工会工作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师资队伍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实验教师 师德师风
  • 本科教学
    • 专业设置 实验室 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 一流课程
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学科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
  • 科研工作
    •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团学工作
    • 团支部工作 班级建设 团学组织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招生工作 就业信息 创新创业
新闻中心
教学工作
学院动态
实验中心
通知公告
学科建设
学院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 新闻中心 学院动态

我院高粱团队在国际Top期刊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》发表最新研究成果

   |  【  大    中    小  】  |  【 打印 】 【 关闭 】

 近日,我院高粱团队在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》在线发表了题为“Identification of sorghum NF-YA gene family and study on drought tolerance function of SbNF-YA6”的研究论文。农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吴国江为第一作者,周亚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。

该研究阐述了高粱NF-YA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和表达差异,并利用植物转基因的方法将SbNF-YA6基因异源过表达至拟南芥,对其耐旱性进行了初步验证。结果表明: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、生长情况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均优于野生型。后续通过验证拟南芥下游耐旱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,发现在干旱胁迫下AtCAT1、AtABI4、AtDREB2A、AtNCED3和AtP5CS1这5个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在转基因拟南芥各株系中均显著高于野生型,说明SbNF-YA6的过表达增强了拟南芥的抗旱性。该研究为理解高粱NF-YA家族基因的进化及其在遗传改良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为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途径利用应激响应NF-YA基因作为高粱遗传改良的潜在候选者提供了基础。

该研究得到了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(2023LHMS03018)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(2020GG0102)、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项目(NJYT22052)和内蒙古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(GXKY22143)的共同资助。

上一篇:

农学院与通辽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深化校地合作 共谋农业高质量发展

下一篇:

农学院组织学生观看2025年度春季学期全区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

书记邮箱:zhangxiaoli@imun.edu.cn    院长邮箱: jjy509628@163.com
Copyright © 2025    地址: 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 科尔沁区 西拉木伦大街996号     电话:0475 0000000    邮编:028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