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动态
近日,我院高粱团队研究生杜品廷以第一作者在卓越中文领军期刊《生物技术通报》在线发表了题为“高粱CPP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”的研究论文,周亚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。
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的方法对高粱CPP基因家族进行序列分析,并联合转录组和RT-qPCR技术分析 SbCPP 在高粱不同组织及盐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。结果表明:高粱中共鉴定到8个SbCPP基因,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,家族各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及蛋白理化性质;结合进化树分析与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,SbCPP基因与水稻存在密切亲缘关系,且共存在6对同源基因。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,SbCPP基因可能参与高粱响应盐碱胁迫的调控过程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发现,SbCPP基因在高粱盐碱胁迫中广泛表达,但家族成员在不同时期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,SbCPP01、SbCPP04在12h表达较高,SbCPP02在6h表达较高,SbCPP03在1h表达量较高,上述基因表达显著。该研究为探索高粱CPP家族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调控,为进一步探索CPP基因家族响应盐碱胁迫提供新的理论依据。
该研究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023LHMS03018)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项目(NJYT22052)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(2020GG0102)的共同资助。


数据结果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