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、服务家乡发展,我院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2025年寒假 “返家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,推进实践育人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聆听农学院学子在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中的精彩故事,感受他们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吧!
24农学二班姜鑫月
实践岗位:通辽市奈曼旗大沁塔拉镇人民政府 宣传、新时代文明实践部门
实践感悟:在寒假期间,我参加了“返家乡”志愿服务活动,我在大镇政府实习时,有幸投身火车站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。活动前期,火车站工作人员为大家进行岗前理论知识培训,介绍注意事项、服务内容和要求,在活动期间,我打扫候车站的卫生,指引乘客到检票口检票。这次服务让我明白,点滴善意能带来巨大力量。它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,更让我懂得责任与担当,我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。

24农学二班张舒
实践岗位: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 文秘
实践感悟:在这个寒假里,我有幸通过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,在家乡的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。这次志愿活动不仅让我对农牧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家乡。初到农牧局时,我对很多专业术语和工作流程感到陌生,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下,我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,并开始和志愿者们处理一些简单的任务。通过这次志愿活动,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,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将不断努力,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,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,服务家乡做好准备。

24农学卓越班潘洪旭
实践岗位: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仙人桥村 村委会青年工作队
实践感悟:参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我收获颇丰。我走进社区,协助组织文化活动。从前期准备到活动开展,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。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,孩子们欢快的身影,我心中满是成就感。这次实践,让我更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与需求。曾经我对家乡的印象局限于熟悉的街道,如今看到社区建设的成果,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。我意识到家乡有着巨大的潜力,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同时,我也提升了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。在与不同人群交流合作中,学会了倾听与理解。未来,我会继续参与返家乡活动,用所学为家乡添砖加瓦,使家乡变得更加美好。

24农学卓越班李炎臻
实践岗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太平镇 综合岗位志愿者
实践感悟:在镇司法所的实践让我对基层法律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。我参与了人民调解、安置帮教、社区矫正档案整理和法律咨询工作。跟随司法员下乡走访,我才发现法律不是书本上的条文,而是融入生活的一杆秤。帮唐大伯理清土地纠纷时,我学会了用"土话"讲法条;整理社区矫正档案时,更明白每个名字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。最触动的是所长说的:"基层法治就像老火煲汤,得用耐心慢慢熬。"这段经历让我懂得,真正的法治精神既需要公平公正的底线,更要有带着温度的烟火气。让我明白,基层调解不仅是解决问题,更是修复关系的过程。这份工作教会我:法治的根基,藏在每一页纸的细节里。
